郑爽 官方网站

http://zhengshuang.zxart.cn/

郑爽

郑爽

粉丝:1028774

作品总数:10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郑爽,女,生于长春,祖籍福建,广州美术学院教授(已退休)、博士生导师,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,版画艺委会委员、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、版画艺委会主任,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女版画家。 师承李桦、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议价

国 画:议价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未提供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版画的“抗争”特质消解画

上周,版画艺术大师郑爽带着自己的30多幅作品在广州市逵园艺术馆开展了第N个个人艺术展,展览以“心中的阳光”为主题,小猫、小花、小草等成了画展的主角。圈外人也许并不了解这位版画大师,但是她的家族却是声名显赫,她来自满清最显赫的家族———爱新觉罗氏。

 

白色的雪纺衬衫,配上一条束腰的黄灰斜纹长裙,77岁的郑爽看上去依旧像极了宫廷时期留洋归国的小姐,说话的语调均匀,音量大小也适中,由于听力不算很好,与人交谈时会认真地侧耳倾听,或是认真地注视对方的脸,所有这些加起来都将这个“满清格格”的贵族气质表露无遗。

 

郑爽 1936年出生,中国著名版画家,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等职。师承李桦、古元、黄永玉等名家,擅长水印木刻,画风抒情淡雅,富装饰趣味,作品曾多次参展并获奖,被多家国内美术馆收藏,代表作有《黑牡丹白牡丹》、《绣球花》、《红椅垫》、《后院》等。

 

郑爽,来自满清最显赫的家族———爱新觉罗氏,她的母亲韫和是溥仪的同胞妹妹,郑孝胥是其曾祖父,郑爽的父亲是郑孝胥的长孙———郑广元。对于郑广元的这段婚姻,溥仪曾在他的回忆录《我的前半生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这年春天我特授意我的父亲,让我的二妹(韫和)(清末书法家、诗人)郑孝胥的长孙订了亲,给以‘皇亲’的特殊荣誉。”

 

谈溥仪

 

舅舅那时候就是一个普通人

 

收藏周刊:你曾经多次说过,不愿意再提及家族的历史,有原因吗?

 

郑爽:早年不愿意说是因为社会的原因,尤其是“文革”那段日子,现在没有不愿意讲,但也不会很愿意讲,大家不了解,就一直让我讲,讲得太多了,对我来说是“炒冷饭”了。

 

收藏周刊:可是我还是很想知道那段经历,你们和溥仪的关系如何?溥仪是个什么样的人,这些我都很好奇。

 

郑爽:我们与舅舅的关系一直都挺亲密的,新中国成立以后,我们之间也常常走动。母亲在抚顺时曾给舅舅写过信,舅舅还把这封信的内容记录在自传中。(“信中说,她的大女儿,一个体育学院的二年级学生,已经成了优秀的摩托车运动员。她以幸福的语气告诉我,不但这个十二年前小姐式的女儿成了运动健将,其他的几个孩子也都成了优秀生……我发现这才是爱新觉罗的命运的真正变化。”)

 

收藏周刊:能说说你对他(溥仪)的印象吗?

 

郑爽:我们一家和舅舅的关系很好。还记得在北京的时候,舅舅来我们家,常和弟弟在床上哈痒痒,逗弟弟玩,他穿的一身毛料中山装,全弄皱了。后来妈妈提醒他下午还得开会,把衣服弄皱了不好看,他们才停止嬉闹。在我们眼中,舅舅那时候就是一个普通人,很疼我们,我们都没把自己看作与众不同的“皇族”。

 

时下的宫廷剧真的很火,一出接着一出,但对于真正来自于宫廷的郑爽而言,这些剧目都太不真实,即便她曾被媒体称为“现实版”甄嬛,但她始终提不起兴趣去看。

 

谈宫廷剧

 

我对所有宫廷剧都不感兴趣

 

收藏周刊:时下宫廷剧很火爆,你和宫廷渊源颇深,甚至有媒体称你为现实版的“甄嬛”,你会关注这类型的影视剧吗?

 

郑爽:有吗?我听过甄嬛,但没看过,我对所有的宫廷剧都不感兴趣,好像只稍微看过一下《还珠格格》,感觉太假,无论从剧情还是宫廷的摆设,没意思。

 

收藏周刊:你对宫廷的印象还有吗?

 

郑爽:有啊,不过我见到的是现代宫廷,都穿时装的,外祖父家还保持着皇宫的装饰和摆设,就和现在的故宫里一样,但我们家和舅舅家都没有了。

 

收藏周刊:你的着装很优雅,就像古装剧里留洋回来的格格。

 

郑爽:呵呵,这不过是我平时的着装,不过很多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,譬如现在这条裙子,现在卖的要不就是太花俏,要不就是太短了,都不适合我。

 

中国版画创作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,即始于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,一开始就与社会革命结下不解之缘,曾经被鲁迅称为“投枪匕首”,带有浓烈的抗争与控诉。

 

中国的版画随着政治风浪而波动,揣着激情与狂热,见证了一段充满浪漫想象、严酷斗争的历史。但是,时代在变,版画也在变。上世纪80年代以后,版画悄然完成了它的一次风格衍变,郑爽恰是这次变革中的优秀作者。

 

1982年,郑爽的版画作品《绣球花》获得法国春季沙龙金奖,就是取材于她培养的很普通的一盆小花。当时媒体评论说,不经意之间的一次改变,消减了版画血与火的特质。

 

谈经历

 

生活的坎坷让我们更珍惜美好

 

收藏周刊:1945年是你们家族命运大转轮的一年,短短几天,失去了所有的东西,你应该也过了一段很苦的日子吧?

 

郑爽:那段生活确实很艰难,最难的时候,姐姐曾经自己上山打柴,而我就和妹妹去乞讨,这已经是在外祖父的接济下了。

 

收藏周刊:生活虽然苦难,但是你的作品却一直很阳光,我一直以为画家的经历会反映在作品上。

 

郑爽:有的人经历了坎坷,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。可我们姐弟几个恰恰是经历了那些坎坷后,才更加珍惜生活,更向往美,更能发现美。这种心态也和我们的家庭环境有关。

 

我的父母亲(郑广元与溥仪二妹韫和)在经历了那些事后,心态依旧很健康,从没抱怨过,周总理接见他们时说:那些东西是不应该没收的,应该还给你们,可他们都说“不要”。我爸爸是建筑工程师,妈妈后来做老师,还当上了幼儿园园长。他们对我们几个孩子的影响很大。回想起那些坎坷的经历,我们都觉着很有意思,而没有丝毫的遗憾与抱怨。我弟弟在北大荒劳动了十几年,回来后自学计算机,业余学俄语,完了到华东师大教书。汶川地震时他刚刚退休,还跑去做志愿者。因此,我觉着一个人只要有追求,就不会怨天尤人。

 

收藏周刊:你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哪里?你会关注日常的时事吗?

 

郑爽:偶尔会上网,最近也开了微信,不过最主要的渠道还是新闻联播,我的主要灵感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,我喜欢花草,喜欢猫,最多的时候我家养了11只猫,现在只有8只了,我还很喜欢旅行,这些都是我的创作灵感。

 

谈艺术

 

现在一些作品我也看不懂

 

收藏周刊:你怎么看现在的版画作品,作为广美的前教授,你去看了最新的毕业生展览吗?

 

郑爽:去了,但是其中一些作品,我不喜欢,我觉得艺术应该是美的,但在这些作品中我看不到美,也可能是我落伍了。

 

收藏周刊:看不到美?

 

郑爽:是啊,现在的一些作品我也看不懂了,其实现在市场上对版画的需求还是以传统为主的,但是现在很多美术学院都以前卫教学了,不过我很久没教过学生了,真的有可能是我落伍了。


(来源:新快报  郭晓燕)